在机械生产加工中,对于软质精密金属加工是非常让人头痛的,由于材质的原因在对零件进行装夹的时候,对于夹紧力的控制非常的严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太大了会把工件夹变形了,而太小了就会在加工时候工件脱落。
就拿常见的铝件来说,因为铝是比较软的一种金属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而加工中产生的废屑为带状的,同时还不容易断屑,十分容易产生热变形;而且它还不耐高温,加工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积屑瘤,具体表现是会产生粘刀现象,而这种现象会加大切削力,容易在夹紧力不足的情况让零件打滑。
1、工艺分析
例如金属密封衬垫零件,材质纯铝1060,数量500属于批量工件范畴,结构为薄板环状,外径D13.5mm、内径D6mm、厚度3mm,零件有两个端面需要加工三条90°的环形槽,用于补偿软金属在压缩状态下的变形空间,零件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
这个工件的结构形状算是非常简单的,因此它的加工工艺也不算复杂。对于工件的毛坯,可以选用直径D20mm的软铝棒料,可以在机床上先一次装夹加工好该工件的内孔、外圆以及一个端面,其次对工件切断,顺势加工反面。在反面加工中,零件的毛坯厚度已减少到只有3.2mm。由于工件的材质问题,工件的二次装夹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采用三爪自定心软爪卡盘装夹和两瓣块夹具进行夹紧。
上述的加工工艺属于一般的常见形式,但是这种方式缺点也明显,就是不稳定,在夹紧状态下,工件四周会存在不均匀的受力,如果零件夹持力过小,加工过程中工件就会“打滑”,而如果夹持力过大的话,工件表面就会被夹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