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关键词:
上海松下4年“机器人大军”将减至180台
国际金属加工网
一流制造 ◇ 系列技术讲座
1月11日13:30-17:00 2023 Ansys中国机器人行业众所周知研讨会
前言
眼下“用工荒”又成为令各地工业部门民营企业发愁的问题。而在前不久,台积电对外宣布要用3年时间采用100万机器人的方案,一方面是为了寻求突破用工荒的困局,另一方面是面对用工制造成本不断下跌迫不得已。
事实上,就在寻求发展方式结构调整的上海制造业内部,已经有许多民营企业在采用工业机器人,记者调查了相关民营企业后发现,采用机器人后,工业部门民营企业的制造效率大幅提高,它一定程度上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尝到了甜头,“机器人大军”将减至180台
上海松下电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压缩机制造商之一。1993年起,它的炼铁厂里就尝试采用了机器人。如今工厂里已有34 台清一色的红色FANUC机器人。“十一五”期间,他们还有着更大体量的机器人采用方案——到2015 年,“机器人大军”要增加到180台。
机器人站上产线,能把劳动者从简单繁重的组织工作岗位上恢复过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而促使工业机器人数目激增的,还有背后的一笔制造成本账。考虑到“赵麟”划归“城保”及每月下跌的基本工资标准,人工制造成本又在以每月14至16%的速度下降。
机器人改造前后比照表(H4壳体产线)
500)this.width=500">
“建筑工人”变化:5年内机器人数目增5倍
电路板是一根直线—这是他们对工厂炼铁厂的固有印象。但在上海松下电器的工厂里,却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汽缸克卡尼产线上,两个个克卡尼不断被拿起,搬下。但它的行径路线却是两个“圆盘” 更有趣的是,这里总共三个"圆盘“都被竹竿包围着,里面的中心位置上则山手线着两台与人一般高的红色机器人。它不晓得疲倦,每个搬运动作都快速、有力、准确。据悉,这是工业机器人常见的组织工作模式之一。在欧美国家,两台机器人占据的两个“圆盘”,被称作是组织工作。
“80后”曹伟强现在是汽缸克卡尼1UTE班长。“很恐惧……”他说,这是2007年第两台FANUC机器人站上产线时大家的反应, “它这么大,看上去很高级、复杂。”他不晓得应该怎么“捉住”机器人,也不晓得“它”会带来哪些改变。2个月后,这种对未知的不安全感基本消失了。“它虽然力气大、卖菜猛,但什么都报批办事。只要按流程下指示它就听你的了。”小曹笑着说。
在产线上“上岗”的机器人并许多。目前,松下电器的机器人已有34台。今年,总数将达至78台。到2015年,该位数还可达至180台。
500)this.width=500">
上图:上海松下电器制造炼铁厂
500)this.width=500">
上图:FANUC机器人现场应用领域图
制造成本压力:人与机器人间出现“班庄镇”
制造成本是驱动民营企业采用机器人的重要原因。“人力制造成本与机器人制造成本之间,正出现两个愈来愈大的班庄镇。”上海松下电气分管制造的总经理李滨海说。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总经理姚学甲介绍,上海松下电器现有雇员两千多人左右,其中外来工有一千多人。年轻的打工普通群体中发生的变化,的确让民营企业愈来愈难特雷隆。“他们尽管尚未遇到用工荒,但中间派也不易。”他说,目前炼铁厂里两个新人月总收入两万元左右,但组织工作辛苦,愿意做的人愈来愈少。“要帮助建筑工人们在上海生存、体面组织工作,只有想办法提供更具有专业技能要求的组织工作岗位,实现更大的劳动商业价值。”
从民营企业角度排序,考虑到“赵麟”划归“城保”及每月下跌的基本工资标准,第一线雇员的人工制造成本正在以每月14-16%的速度下降。此外,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每月平均增长超过7%,如按现有人员排序,至2015年,公司第一线人工制造成本将比2010年下降40%。
如果到2015年机器人位数达至180尔后,就有望实现核心理念雇员总收入的增加,防止高专业技能雇员流失。据测算,在机器人大体量应用领域、核心理念雇员提高专业技能后,后者每月工资可比5年前增长33%。
劳动制造率:1个机器人胜过3个建筑工人
李滨海回忆,2007年决定引进机器人时,曾有许多争议,但实际反响很好。“原先他们是众所周知的工业部门制造业。机器人进驻后,建筑工人们可在专业技能要求更高的组织工作岗位上组织工作,加强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由此,民营企业也在向一流制造业转变,制造具有更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
曹伟强对此感慨很深。原来,在汽缸克卡尼产线上,两个克卡尼通常有三四斤重。为完成作业,每次搬运克卡尼都只能靠人完成。随着业务量的递增,这样简单又枯燥的动作,两个建筑工人一天要重复成百上千次。但有了机器人之后,光搬运的动作,它一天就能准确无误地完成3000次左右,而且两台就能整合四道工序,三台就能组成产线,直接制造成品。由此,这条产线上的人工从最早的4人缩减至了2人。
李滨海指出,通过实践,机器人最适合的组织工作岗位是那些需要重复多次的简单作业组织工作岗位、劳动强度大的组织工作岗位,以及作业环境较差的组织工作岗位。比如搬运压缩机。压缩机每台重量都再10-15公斤上下。人工平均9秒搬运两台,机器人则是7.5秒到8秒两台。“制造效率就是从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秒钟里提高的。”他说。
500)this.width=500">
上图:搬运“上海松下第1亿台”压缩机的发那科机器人
平均来看,两台机器人的制造能力至少相当于三个人。以H4壳体产线为例,改造前,每班10人,班产能2949台,人均产能295台,人均操作设备1.2台;改造后,每班只有3人,但班产能扩大待3392台,人均产能1131台,人均操作设备7.7台。
(选自于劳动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他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 或 。
工业机器人压缩举报此信息
网友评论
匿名:
回复
取消回复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抢沙发吧!
请填写验证码:
昵称
评论
相关链接
FANUC产品推荐
22-12-14
智慧医疗|FANUC与您相约CMEF医疗器械博览会
22-11-21
【展品推荐】大湾区双展 | FANUC与您共赴“一流制造”
22-11-04
智慧铸造|FANUC邀您参观中国国际铸造冶金展
22-09-14
“聚焦”智造,FANUC与您相约中国光博会
22-08-31
FANUC机器人引领智能仓储物流新方向
22-05-17
FANUC机器人方案:一辆AITO汽车的诞生
22-04-18
疫情封控 | 上海发那科“逆行”而上、封闭不封产
22-04-01
全封闭机械本体 | FANUC推出全新万能小型机器人LR-10iA/1022-03-23FANUC 荣登 “2022年全球百强创新民营企业”榜单
22-03-10
设备运行率96%|看CRX协作机器人如何胜任机床上下料?
22-02-25
FANUC CRX协作机器人助力东风李尔,打造汽车座椅智能化制造
21-12-02
新品发布|FANUC重载智能机器人M-1000iA来了!
21-11-03
AMTech 2021中国国际一流制造技术博览会 FANUC时间
21-10-08
大湾区双展 | 来广东智博会FANUC展台pick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
21-10-08
探寻光电新趋势,FANUC邀您来光博会一聚
21-09-10
7X24连续运转!FANUC机器人助力富华重工打造全球领先的车轴智能产线21-09-10为上海世赛加油!FANUC成为上海世赛首家签署赞助意向书的竞赛设备赞助商
21-09-07
SCHUNK 即插即用 ─ 现在也适用于 OMRON 和 FANUC 的协作机器人
21-08-25
效率提高80% | 看上下料机器人在河南矿山智能炼铁厂大显身手
21-08-18
最新反馈
注册获取更多行业信息
暂无反馈
无须注册,轻松沟通
姓名
单位名称
电话
电子邮件
留言
详细需求信息请在此处填写
【本文标签】
【深圳精密零件加工】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
1375118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