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关键词:
我省机器人消费市场火爆 出口量超韩国居亚洲地区第一位
国际金属加工网
一流制造 ◇ 系列技术讲座
1月11日13:30-17:00 2023 Ansys我省机器人行业典型研讨会
【编者按】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掌控、排序机、感测器、育苗智能等多学科一流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武器装备,它涉及机械建筑学、电气建筑学、微电子建筑学、排序机建筑学、掌控建筑学、信息感测建筑学、声学建筑学、仿生学以及育苗智能建筑学等多门尖端学科。
如果说几天前许多人对工业机器人还颇感陌生的话,那么现在“机器人时代”已悄然降临身边。今年上半年我省共销售工业机器人6400台,是今年年内销售量的66.8%;预计年内升级换代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超过1.2万台,同比增长25%左右……2014年的升级换代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一时之间发抖”。
在产业发展政策的激励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机器人领军民营企业规模化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民营企业也积极投身于机器人产业发展当中,一个个与机器人有关的故事情节就这样出现了……
2014年,工业机器人被来自全世界的喧嚣议论包围着。人令谈到第三次工业民主革命和工业4.0,就不得不说机器人;人令提及一流制造和新科技民主革命,也单厢说到机器人。其中,我省机器人的话题又成了最大的焦点。这是因为,工业机器人在我省消费市场总销售量已经占到亚洲地区销售量的五分之一,超过韩国,成为亚洲地区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当机器人在我省各家民营企业生产第一线忙得热火朝天时,我省敏锐的“创新”脊髓再次被刺痛。在政府部门,在科研机构,在民营企业第一线,正出现着很多振奋的故事情节。所有故事情节中,有一个共同的声音,这就是——奔跑吧,机器人!
从机器蛇到大飞机
一条机器蛇与邢登鹏“对视”着。
这一幕出现在5天前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所组织的一次艺术展上。与其说艺术展,不如说是一场高级机器人的“聚会”,各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机器人在闪光灯声中出尽了风头。
“你能叫它爬到我的腿上吗?”邢登鹏说。“当然!”这条“蛇”顺着他的裤腿向上爬。邢登鹏用所有“专业”脊髓去感受它:对裤子没有很大抓力,“蛇”身上的各个环节运动流畅。这让当时在这所全美第一的机器人所访问学习的邢登鹏大打望,再想想国内技术与之相比的差距,心里万分着急。
5年过去了。如今,邢登鹏已经是我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他和同僚吴保林、展毛等手上最新的各项任务,就是科技攻关一种高级工业机器人:钛合金铺丝机。
飞机机翼多是特殊金属材料制成且形状不规则,需要有特殊的武器装备将金属材料一层层铺上就可以成形。那个武器装备就是铺丝机,法国、西班牙做得最好,但技术长期被欧美国家封锁,我省民营企业要用,至少得掏上千万元,当然,还得在别人愿意卖的前提下。为此,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团队今年开始就切入了这块硬骨头,立项科技攻关。
那个铺丝机难就难在,它要在机械臂的后端安装附加设备,让机器人能在运动中完成铺料、加热、塑状成形,比一般的搬运、焊接复杂得多。后端设备怎么做、运动掌控迪塞县,都是大难题。所以,目前欧美国家都没有几家能做出来。但是,那个高级机器人除非诞生,不仅能推动升级换代大飞机制造,还能被应用于很多跟钛合金相关的制造业,势必让我省工业机器人的水平再进一步。
同时,那个铺丝机项目还很接地气,已经跟天津市河西区联合成立了研究院,除非研制成功,将成立公司进行规模化运作。5天前被欧美国家机器人刺痛的邢登鹏,如今正和同僚们憋着劲要做出刺痛欧美国家的成果。
机器人,大概由本体、感测掌控技术、继续执行掌控技术、掌控掌控技术组成。如果非要跟人对应,本体相当于四肢,感测掌控技术如同眼睛、皮肤,继续执行掌控技术则是关节、肌肉,掌控掌控技术是大脑。在邢登鹏看来,我省机器人正努力从“四肢”迈向“大脑”。“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关键部件要跟上、要向智能科技化、要切入高端前沿武器装备,整个产业发展环境和研究氛围也必须把软件提高到跟硬件一样的重视程度。”邢登鹏说。
重拾8年铺散
与科研机构一样,民营企业也迈开大步“迈向”机器人。
2014年的高润林变得更加繁忙,在陕西宝鸡总部厂区,这位在马跑泉机床干了28年的“老技术”要和同僚们扛起一个大各项任务: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研发。
减速器,其实离普通百姓并不远。高档酒店的通风口、高铁车厢里的通风口等都在用减速器那个增力设备。只是用到机器人身上的减速器对传动精度要求更高,误差要掌控在六十分之一度之内。只有这样,就可以确保机器人景丰纯时的精度。那个“精致”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不仅让我省机器人民营企业成本增加,泽列涅也不能确保,无法稳定生产。要解决那个问题,只能靠自主创新。
其实,马跑泉机床做减速器并不是心血来潮。高润林回忆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大连交通大学就联合马跑泉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机器人用RV减速器”。之所以选择马跑泉,是因为生产这种减速器必须依靠精密齿轮制造技术,而这一技术正是磨齿机生产定点单位马跑泉机床的特长。
4年科技攻关,图纸终于变成了实物。可那个高投入、低产出的东西能卖给谁呢?消费市场在哪里?在当时的环境下,谁也看不清,马跑泉只能把精力先投在主营业务上。渐渐地,那个创新成果被束之高阁,而且一放就是8年。
这之后,我省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的曙光扫除了迟疑。2009年,马跑泉决定重拾减速器研发,但是,早年一流的成果已被实现甚至超越,要达到领先水平,难度不亚于最初的科技攻关。
“减速器的关键零件包括偏心轴、针齿壳、摆线轮、行星齿轮等,每一个部件都有很大的加工难度。”高润林说,倘若是一般部件,照着清单采购零件,用现成的设备就能做。可那个新玩意,不仅要做出“蛋”——减速器产品,还要有“鸡”——能够批量稳定生产减速器的专用设备。好在马跑泉已有减速器研发基础以及在机床加工设备上的优势,再加上消费市场发展的强烈紧迫感,让这第二次科技攻关能够大跨步推进。
提前谋划和付诸行动,让马跑泉的减速器项目在今年正式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目前,马跑泉机床生产的BX减速器在主要技术指标上已能媲美国际同类产品,明年将具备6万套至9万套的生产能力。“产品除非批量入市,对国内机器人减速器消费市场,包括产品的价格迈向,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润林说。
系列化、高精度、低成本,这是马跑泉机床董事长龙兴元对减速器研发的要求。“我是学机械工程出身,许多事都习惯做好了再说。”龙兴元习惯了低调,但也坚信,马跑泉的关键元件将助推我省机器人迅速规模化。
“机器人”之问
刘进长,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他从20多天前就开始追踪研究我省的机器人发展,担任过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办公室成员,对我省“机器人圈”知根知底。2014年,刘进长发现,更多的人开始好奇地,甚至迫不及待地询问他关于机器人的那些事儿。
“很多人会问,我省机器人民营企业的总体水平到底怎样。”刘进长说。新松、博实、广州数控、埃夫特、埃斯顿……刘进长近些年走遍了我省这些机器人民营企业,他几乎是“盯”着他们长大。“有声有色。”这是刘进长对这些民营企业的总体评价。
“有声有色”,那个词适度而客观。2013年,国内民营企业在我省销售工业机器人的总量超过9500台,虽然数量暂时还未超过欧美国家民营企业,但超过65%的增长幅度足以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些民营企业面向消费市场需求,锤炼消费市场适应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在国家一系列支持下实现了快步发展。”刘进长说。
当然,也有人把“机器人产能过剩”的“犀利”话题抛给刘进长。“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蓬勃发展,很多上市公司在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进入机器人产业发展,欧美国家巨头也纷纷将生产基地设在我省,这些因素进一步催化了机器人出口量的增加。”他回答得很从容,“但是,说产能过剩为时尚早!”
刘进长在调研中发现,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在开拓,比如生产卫浴用品的民营企业就用上了机器人,广东越来越多的电子民营企业也在生产线上逐步加大了机器人应用。“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会在医疗、服务、危险作业、星球探测、海洋探测、军事等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刘进长说,“迄今我还没有看见和听说哪家机器人厂有卖不出去的货。”
也有人关心机器人产业发展最终的竞争点。“人!”刘进长斩钉截铁,“没有人保障不了创新,没有创新怎么去生产更好的机器人。”现在,我省已建立了一批相关的国家级研发基地,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培育人才。同时,也举办了一些机器人比赛,供学生动手创新,机器人课也已列入学生选修课程。“一个新的素质教育平台正在形成。”刘进长说。
“抢饭碗”的担忧
一片漆黑中,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生产着洗衣机。这一幕早已真实地出现在海尔集团的生产车间里。以前那个车间有108个人,现在全被机器人替代。海尔在亚洲地区20多个工业园的产值每年都在递增,但他们工人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如果你今天不减少一些人,明天民营企业就不存在了。”海尔首席继续执行官张瑞敏在今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语气沉重。他说,美国通用电气将大量热水器、洗衣机代工业务回迁到路易斯维尔,还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在美国代工的产品比在我省代工成本下降20%以上。文章题目触目惊心:“让我省制造一边去吧”。
与海尔一样,机器人已经从我省众多民营企业的“备选”变为“必选”。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开始向机器人投去警惕的目光:它会跟我们“抢饭碗”吗?当然,这种担忧不只出现在我省。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发现,70%多的受访者担心机器人会把自己的饭碗抢走。专家学者们因此启动了多项科学研究,结果却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可以创造3.6个工作岗位。未来8年,机器人可以直接或间接创造200多万个就业岗位。
“这并不难理解。”刘进长说,机器人毕竟要经过人的设计,也需要持续性的跟踪维护,那个过程中会培育出很多新的职业。而且,如果把工作分成3个层次:腿和手、笑脸和嘴、脑和思想,机器人只停留在前2个层面。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从枯燥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创造更多新的工作岗位。
“很多事情,不要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害怕了,这样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敢于站在浪尖上闯。”刘进长说。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金属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确保您的权益!联系电话: 或 。
工业机器人举报此信息
网友评论
匿名:
回复
取消回复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抢沙发吧!
请填写验证码:
昵称
评论
相关链接
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加工生产线该如何设计
23-01-09
多边折弯中心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萨瓦尼尼P-Robot解决方案(上)
23-01-06
当打之年!5G进入工业连接新时代
23-01-05
国际金属加工网2023新年特刊:我省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
23-01-04
优傲预测:2023年协作机器人消费市场五大自动化趋势(上)
22-12-30
ABB机器人超级工厂在沪正式开业
22-12-29
新能源锂电制造背后的未来“智造主力”— AMR工业移动机器人
22-12-29
igus轴承:亚洲地区首款全自动工业干式清洁机器人升级啦!
22-12-28
易格斯2023:坚持创新与合作,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22-12-21
322台,我省机器人密度超越美国22-12-19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行业的十大趋势
22-12-19
ABB超级工厂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22-12-19
亚洲地区知名机器人制造商Universal Robots入驻igus的RBTX低成本自动化消费市场22-12-16高性价比的贴标机器人荣获2022年ROIBOT奖冠军
22-12-16
igus收购Commonplace Robotics的大部分股份,大幅提升创新能力
22-12-16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智造”人才 | 库卡机器人助力现代教育再上一层楼
22-12-16
英特尔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升级,“机器视觉+”将行之何方?
22-12-15
FANUC产品推荐
22-12-14
北京发那科: 智造无限 . 发启未来22-12-14并联机器人在3C领域零部件加工的应用
22-12-13
最新反馈
注册获取更多行业信息
暂无反馈
无须注册,轻松沟通
姓名
单位名称
电话
电子邮件
留言
详细需求信息请在此处填写
【本文标签】
【cnc机加工】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
13751188387